新乡试题资料

首页 > 事业单位 > 试题资料

2021年河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基每日一练解析(5月26日)

河南华图教育 | 2021-05-26 09:58

收藏

  公文

  1 、(单选题)某报一则消息的标题为“全球拉响猪流感疫情警报——连续八周发现疑似病例”。试问标题为:

  A.双标题

  B.引题+正题

  C.正题+副题

  D.单标题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

  第二步,引题是位于主题之前的辅题,主要作用是引出主题。引题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背景、意义、目的、原因、结果以及具体事实等引出主题。副题位于主题之后,往往是主题不能完全包括或表述的重要内容。副题主要起补充和解释主题的作用。引题、副题都是为主题服务的,但是,二者的具体任务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是导,后者主要是续。从表现方式来看,二者也有区别。引题,可以叙事、说理或抒情,而副题一般仅是叙事。据此,“全球拉响猪流感疫情警报”提前说出“连续八周发现疑似病例”的结果,属于引题,“连续八周发现疑似病例”是这个结果的表现,属于正题。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全球拉响猪流感疫情警报——连续八周发现疑似病例”属于双标题下的“引题+正题”模式。不准确,A项不当选。

  C项:正题+副题,正标题显示文章中心,副标题主要是对主标题起补充和解释作用。题干中“连续八周发现疑似病例”是正题,不是对“全球拉响猪流感疫情警报”的补充和解释。不符合题意,C项不当选。

  D项:“全球拉响猪流感疫情警报——连续八周发现疑似病例”很明显不属于单标题。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公文标题可分为“标准式”“双项式”和“新闻式”标题。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与文种名称三个要素构成,通常称这种完整的公文标题为“标准式”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和文种名称,或由事由与文种名称两部分组成的公文标题,一般称为“双项式”标题。新闻式的公文标题,主要是简报、调查报告和讲话稿等文种有时使用。这类标题表现得很随意,文字比较活泼,有的只有一个标题,有的则有正副两个标题,其中正标题一般用来揭示正文的中心内容,副标题则用以说明反映的单位、时间、人物和事件。

  2 、(单选题)办理公文一般要经过分办、承办等工作环节,下面不属于公文办理的是:

  A.批办

  B.拟办

  C.传阅

  D.交办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处理知识。

  第二步,交办是上级领导或领导机关交由下级机关办理的事项。不属于公文办理的范围。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

  A项:批办,属于收文办理,指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对公文(包括公文的拟办意见)进行认真阅读分析之后,提出处置意见。A项错误。

  B项:拟办是秘书部门或有关部门负责人等经过对公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提出建议性的办理意见,并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供有关领导者审核定夺,作出指示。B项错误。

  C项:传阅指公文处理机构根据领导人批示或者授权,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公文送有关领导人阅知或者指示。组织公文传阅,应当随时掌握公文去向,避免漏传、误传和延误。公文传阅的方式有很多,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轮辐式传阅法。C项错误。

  下图是公文的拟制办理过程:

  3 、(单选题)公文《xx办公厅关于科技节水建议的复函》最适宜选用的结束语是:

  A.“特此函询”

  B.“请即复函”

  C.“特此函告”

  D.“特此函复”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四项,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按发文目的分,函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发函即主动提出了公事事项所发出的函。复函则是为回复对方所发出的函。

  复函,适用于答复不相隶属机关的业务问题;或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结束语一般为“此复”“特此函复”等惯用语。“特此函复”一般为回复不相隶属业务机关业务的结尾。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特此函询”一般是主动向别人询问事项。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

  B项:“请即复函”表示要求别人回复,语气生硬。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

  C项:“特此函告”一般为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4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文收文办理主要程序的是:

  A.登记

  B.承办

  C.传阅

  D.存稿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处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收文办理指对收到公文的办理过程,包括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等程序,不包括存稿。ABC都是收文办理的程序,D不属于。

  因此,选择D选项。

  5 、(多选题)公文结构基本要求包括:

  A.完整性

  B.艺术性

  C.连贯性

  D.严密性

  正确答案:AC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格式知识。

  第二步,ACD项:公文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衔接,是文章内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公文结构的基本要求是完整性、连贯性和严密性。完整性主要是指公文要做到开头部分、主体部分、结尾部分齐备,各个部分要相对饱满;连贯性是指各个部分之间,在内容上要相互连贯,井然有序,在语言形式上要有紧密的衔接和合理的过渡;严密性是指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既不能出现前后内容互不相干,也不能出现前后内容相互矛盾的现象。AC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

  B项:艺术性是指人们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美好表现程度。艺术性的词语常出现在文化领域。艺术性不是公文结构的基本要求。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复合题

  打开资料

  6 、(单选题)根据公文标题的写作要求,该公文标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选用文种不当

  B.缺少报送单位

  C.事由不明

  D.缺少介词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文种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项,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根据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一)项,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根据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第(七)项,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结合公文写作实际,在特殊情况下“发文机关”和“事由”可以省略。但是公文文种不能够省略,而且公文当中 公文文种不能够联用。

  结合题干,公文的标题“关于拟建科学馆的请示报告”中出现了两个公文文种的混用,而公文的内容是请示的内容,应写成“关于拟建科学馆的请示”。

  因此,选择A选项。

  7 、(单选题)从主送机关看,该公文存在的问题是:

  A.主送机关不明确

  B.党政机关交叉行文

  C.多头主送

  D.越级行文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文规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结合题干,公文的内容是关于请求拨款的一般性内容。请示的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即直接上级机关。请示不能多头主进,不能越级主送。此公文的发文机关是镇中心小学,请示的主送机关应是镇政府而非县政府。镇中心小学给县政府发文属于越级行文。

  因此,选择D选项。

  8 、(单选题)按照公文写作要求,该公文正文的主要问题是:

  A.陈述事实不明确

  B.不符合“一文一事”要求

  C.提出要求不具体

  D.语言不够简洁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文规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第(四)项,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结合题干,公文正文的内容既叙述了请求拨款建设防火设施,又叙述了请求拨款建设教学馆。

  请示公文中出现多项事项,不符合请示“一文一事”要求。

  因此,选择B选项。

  9 、(单选题)该公文结束语不规范,正确写法应该是:

  A.以上报告请审阅

  B.以上请示请批准

  C.妥否,请批示

  D.妥否,请批准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一)项,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由此可知,请示是一种典型的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发文的上行文。

  结合题干,公文的内容是中心小学向县政府请示的事项,文末应该采用请示的结束语。

  请示的结语常用:“妥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特此请示,请予批示”,“以上请示,请批复”,“以上意见当否,请指示”,“以上请示,请审批”等。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以上报告请审阅”是报告结束语,文中是请示内容,应用请示结束语。A项错误。

  B、D项:“请批准”表述不规范,语气比较强硬,上级机关根据请示内容可以批准,也可以不批准。B、D项错误。

  10 、(单选题)该公文成文时间不规范之处是:

  A.成文时间不准确

  B.成文时间不具体

  C.写法不规范

  D.写法不完整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格式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3.5.4,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结合题干,二O一八年8月3日写作不规范,应当写成2018年8月3日。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根据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第(十二)项,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